缔结友城,“门当户对”是关键
广东30年来已结友城对子86对,今年将再添7对
我省开展国际友城交往活动已三十载。10月12日,省外办向媒体通报,迄今广东所结友城对子已达86对,并将于今年再添7对。
据省外办主任傅朗介绍,“友城30年”系列庆祝活动将于11月中旬登场。广东将与越南胡志明市、厄瓜多尔瓜亚斯省、泰国曼谷市等新友城签约,并拟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叙利亚大马士革省、埃及亚历山大省以及韩国忠清南道结为准友城。
广东友城遍布37国
30年来,广东所结友城遍布世界五大洲37国。谈及如何选择“结亲”对象,傅朗笑称,“门当户对”是关键。
“结对要建立在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当前经济背景与广东现实。就目前而言,就是要配合广东的产业升级。”傅朗称,如今“结亲”也要适当考虑“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可能性,譬如可让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器等广东强势产业向外发展,到欠发达友城寻求机会;同时引入发达友城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如广东与新加坡的“知识城”项目。
友城要与百姓“零距离”
傅朗表示,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友城数量不是第一,但向来着力求“精”。“沿海省份在缔结友城方面有优势,广东省注重软环境的创造,这比匆匆忙忙签合同更为长远。”
30年来广东与友城的交往活动丰富:高层互访、经贸交流、科教合作、人员培训和文化交流比比皆是。
傅朗指出,“外事、外交应为民所知,为民所想,为民所拥”,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加大宣传,提升民众参与度,进一步创造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培训往来、教育交流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