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台商协会举行台湾实习生研习成果发表会
台湾大学生流泪作报告 鞠躬表谢意
大陆企业的工作时间长、大陆员工比台湾的更拼搏、大陆人才市场的发展潜力比台湾更胜一筹。这是18名台湾大学生在莞实习一个半月后的切身感受。8月27日,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召开“台湾实习生成果发表会”。
和大陆同事拥抱并合影
穿着黑色西装、白衬衣,女学生还化了淡妆,来莞的18名台湾大学实习生,27日结束其在莞的一个半月实习。
现场,一些台湾大学生表示甚为不舍。台湾科技大学一位女学生在作PPT成果分享时,哽咽着掉眼泪:“我以前听上届研习生说,流着泪作报告,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终于知道了是这么不舍得。”
她表示舍不得所实习工厂的台干以及大陆同事。演讲结束后她冲下演讲台,和大陆同事拥抱并合影。
现场,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委员陈祥顺提出台湾大学生能得到来莞实习的机会,首先要感谢的是在莞台湾企业的“出钱、出力、出爱心”。在他的建议下,在场的大学生代表给企业代表鞠躬以表感谢。
被指“吃苦能力不够”
“你们来东莞两个月,学技术很难。其实来这里学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感受大陆年轻人的拼劲。”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台湾大学生来莞实习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大陆企业的运作与台湾企业的不同,更可以在与大陆员工交流当中学到拼搏的人生态度。
陈祥顺表示,许多台湾大学生在东莞台商的工厂中表示不适应。甚至有学生提出,早上6时起床,晚上8时休息,觉得太累,“几乎快昏倒”。
部分学生还不解地对陈祥顺表示“没必要这么拼命”。还有实习大学生提出“怎么只有电风扇没有冷气”。陈祥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台湾实习大学生吃苦能力不够。
大陆员工更拼搏
在学生心得发表环节,许多大学生说出了实习期间的真实感受:大陆企业的工作时间长、大陆员工比台湾的更拼搏、大陆人才市场的发展潜力比台湾更胜一筹。
来自台湾科技大学博士班研究生的廖重期对记者表示,东莞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确比台湾更有优势,因为这里的劳动成本低,而台湾本地人是接受不了这么低廉的工资的。
廖重期还认为,台湾在服务型行业和高科技产业则远远超过了东莞,他认为东莞企业应逐步向这方面的产业发展才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希望更多台湾实习生来莞
发表会也设置了研习公司代表发言环节,其中,东莞市台协会长安分会副会长谢文益提出,要为贫困优秀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的建议。在他看来,台湾很多大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对于东莞企业的一些长时间劳作、上级对下级的严厉要求等做法不能接受,是实习期间的最大障碍。他希望下次企业能迎接更多更优秀、家境有实际困难的台湾实习生。
据了解,来莞实习的台湾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博士生、研究生,在东莞岳丰科技电子公司实习的大学本科生吴亚安便是其中的一分子。
吴亚安在公司的销售部,负责接订单工作。“虽然我还没有自己去跑订单的能力,但实习期间我一直用心留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明璋透露,他将准备奔波于大陆台商以及台湾院校之间,为台湾大学生就业而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