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8日 星期天
今年东莞文、理科状元花落北大清华
2009-07-17  阅读:25313

    “港校热”降温仅3人入读

    莞市文、理科状元分别被北大和清华揽入怀中。截至7月13日,全市已有2109名考生被提前批和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录取,而且今年录入全国著名高校人数再创新高,其中有20名考生被北大和清华录入。此外,今年东莞市还有3名考生被香港高校录取,而去年的人数是9名,“港校热”今年明显降温。
  录入北大清华考生比去年多8人
  我省2009年高考一本录取工作今日结束。截至7月13日,东莞市已有2109名考生被提前批和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录取。今年录入全国著名高校人数再创新高,录入清华大学的考生有6人,录入北京大学14人,录入两校人数共20人,比2008年增加8人。
  录入省内部分重点院校的考生情况为:中山大学233人,华南理工大学119人,暨南大学83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74人,华南师范大学383人。以上5所省内重点院校共录取考生992人,比去年增85人,其中录入中山大学的人数比去年增16人。由此可见,东莞考生扎堆省内高校的现象依然明显,而且高分段考生普遍青睐中山大学。
  3名考生被港高校录取
  据了解,全市文、理科状元的去向也已敲定。市文科状元魏思奇以682分考入北京大学,理科状元陈昶君以686分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东莞中学考生陈阳也以加分后690分的高分被录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而毕业于东华高级中学的省物理单科状元胡丹旦最后放弃了自己心仪的社会学专业,决定入读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8年本硕博连读)。此外,今年东莞中学有1名考生被美国有“南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港校热”在东莞明显降温,仅有3名考生被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去年这一数字为9人。对此,有老师分析指出,“港校热”降温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点:港校求学成本高,分数也高高在上;不少高分考生认为清华北大等内地名校与港校实力相当,而且内地高校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环境更合适自己。
  ■花絮
三个“思奇”上北大
  有意思的是,今年东华高级中学有三位同学同名,都叫“思(司)奇”,并且齐齐考入北京大学,他们分别是市文科状元魏思奇,省理基单科第一名、高考总分677分的何思奇,以及港籍考生魏司奇。对此,有老师戏称:“生子当取名叫‘思奇’!”
  “这是缘分!”昨日上午,魏司奇不无兴奋地说。他告诉记者,他(她)们三人从初中到高中都是校友,想不到大学也是同上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