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人黄美顺曾出征奥运
七十二年前作为中国足球队中前卫赴柏林参赛
2008北京奥运会8月8日开幕。回首中国百年奥运之路,我们看到了艰苦与辉煌。近日,从横沥体育发展史中了解到,原籍横沥镇田坑村的黄美顺,1936年曾入选中国男足,与李惠堂、谭江柏(谭咏麟父亲)等一起远渡重洋,参加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足球赛。
这支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取得奖牌,但在中国足球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入选国家队中前卫
在横沥镇田坑村,村委会干部拿出一份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足球队的名单给记者看。在黄美顺的名字下面,清楚地写着“东莞横沥广田圩人”。“广田圩”即现在的田坑村。
据田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黄美顺早年到香港闯荡,见到英军与外国侨民踢球。当时这些外国人球队在香港耀武扬威,激起了黄美顺的奋发之心,他开始苦练足球技术。
后来,黄美顺凭着良好的球技,加入了香港南华队踢球,与洋人球队抗衡,并逐渐成为职业球员。随后,他把原籍横沥村的妻子接到香港。当时,香港已经建成了很大的运动场,由于黄美顺的表现不俗,考虑到他家的困难情况,当时有关部门还特别批准黄美顺妻子在运动场外卖水果、汽水来补贴家用。
1936年,为了选拔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负责筹备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决定,根据近两年“全运会”的成绩,初选粤、港、澳、沪、京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足球名将30名,集中于香港举办预选赛。经过评选,黄美顺成功进入国家队,担任中前卫。
赛球筹集赴德经费
1936年8月1日,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100多人的代表团参赛。最令人注目的当属由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容启兆做领队、李惠堂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的中国足球队。
当初,当李惠堂要带着黄美顺、谭江柏、孙锦顺(东莞长安人)、冯景祥、李天生及包家平等足球名将去参加奥运会之前,资金成了他们的一大障碍。
1936年时,中国正濒于抗日战争边缘,国民政府的资助迟迟不发。为此,李惠堂他们只得先向印尼华侨借钱,然后乘法国邮船经西贡、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到达印度孟买,历时两个多月。
在这两个多月中,他们每到一处,就与当地举办一些足球赛,以挣得一些收入来做旅行经费。为了多挣钱,足球队员们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场场赢。就这样,他们先后踢了24场球,其中胜21场、平3场,让当地华侨欢欣鼓舞,也使当地人对中国足球队刮目相看。苏门答腊的一个君王,甚至要求中国运动员担任他们的教练。
体力不支虽败犹荣
中国足球队转战六个国家,共赢得二十多万元港币的收入。但是,随后国民党政府却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代表周家琪来向足球队要钱。这一行径,令足球队队员们十分气愤。但是,为了帮助因没有旅费而滞留上海的中国体育代表队,几次讨论后,足球队给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汇去十多万元港币。之后,他们在孟买与中国代表队会合,前去柏林。
1936年7月20日,代表团抵达柏林。遗憾的是,由于足球队转战东南亚各个国家,队员体力严重透支,在中国对英国的首次抽签比赛中,足球队以0:2负于英国队。但对于这场比赛,欧洲报纸对中国足球队一致给予好评,认为其水平已不亚于欧洲各国,所差的只是体力不如人。
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虽然以0:2初场比赛负于英国队,但中国足球队的战绩使全世界的华人深受鼓舞。回到香港后,包括李惠堂、黄美顺、孙锦顺等中国足球队队员,都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抗战爆发后不久,黄美顺失踪了。有一种说法是他被日军俘虏到海南岛做日本足球教练;另一种说法是,他因拒绝为日伪表演足球技艺而被杀害。
田坑村委会负责人说,黄美顺的家人现在都居住在香港,这些年曾先后回家乡探访,“他儿子已经60多岁了,很大的块头,在香港当过警察”。